1)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史茶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大都督府禀报事务的银生州刺史马比宏觉,觉得心头暖暖的。

  长史在与苏毗谈放贷之事,依旧不忘推广银生州的长史茶,为长史茶上高原打开了第一扇门。

  要不,啥时候约约黑僰濮(hēibópú)部首领吹嘘一下,看看能不能为长史再立一功?

  黑僰濮部大致是后世临沧范围,含了果敢地区,嗯,此时叫石赕地。

  黑僰濮部的族群其实很复杂,有乌蛮(彝族)、望蛮(佤族)、白蛮(白族)、茫蛮(傣族)、锅锉蛮(拉祜族)、濮曼蛮(布朗族)、栗粟蛮(傈僳族)、望苴子蛮(德昂族)、寻传蛮(景颇族)等。

  但整个黑僰濮部,也盛产茶叶啊!

  “长史,这是濮子部……银生州的特产乌骨鸡,给长史与公主补补身子。”

  马比宏觉笑得很憨厚。

  就是这话,柴令武觉得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对。

  “银生州试制出一饼长史茶,请长史品评、指点。”

  马比宏觉虔诚地掏出一饼不太规则的油纸包。

  不用过秤,柴令武就知道,绝对不是后世标准的357克。

  虽说告诉马比宏觉的时候,春茶的主要采摘季节已经到了尾声,但银生州山地不少,一些海拔高的地方,茶叶的芽发得比较晚,也不是不能弄到一些茶叶。

  至于秋茶,比春茶低了个档次;

  夏茶,则比秋茶又低了一个档次。

  云南的茶,多数因元朝时的步日部得名,当时步日的汉字书写为普耳,故茶多称为普茶,到明朝末年才改称普洱茶的。

  柴令武也没在意茶在这个时代会叫成啥名字,但马比宏觉取的这个名称,让人哭笑不得。

  长史茶就长史茶吧,虽然这马屁手法有点生硬,好歹是人家一片心意。

  马比宏觉学到的是炒青绿茶,也是最常见的生茶,冲泡之后,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因为没有经过渥堆发酵,茶性较烈,新制茶有较强的苦味,需要储存、发酵一段时间,滋味才更好。

  茶饼的储存也有讲究,要有适度的空气流通,却不能置于风口,周围还不能有异味,不能被太阳照射,温湿度适中且稳定。

  即便是再好的茶,存储也是有上限的,那些存储六十年以上、甚至是一两百年的,品味会衰退败坏。

  后世故宫里就有一饼两百年左右的茶饼,质量一点问题没有,茶味却已变淡。

  闻了一下香味,柴令武判断出,马比宏觉他们的手法大致过关,但提升空间还很大。

  柴令武让侯德夫取陶壶来,掰了一块比拇指略大的茶放入壶中,沸水泡了一滚,又将茶水沥出,倒入废水桶里。

  侯德夫满眼惊讶:“长史这是为何?”

  就连农波色都觉得柴令武浪费了,只有马比宏觉认为是理所当然。

  “这个……长史茶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