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战而退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日后,可能是火药出现以来最为猛烈的野战炮击开始了。

  魏军修筑的营垒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缺口,普通泥土修筑的营垒根本无法抵抗那些铜炮的轰击。

  而诸如挖掘壕沟躲避之类的想法,魏军主将还没有傻到那个份上,以魏军这批农兵可怜的投射兵器数量,挖掘营垒和步卒举手投降没有任何的区别。

  济水对岸枯水期露出的河床处部署的铜炮,用着极为缓慢的速度发射着。

  时间不急,所以炮兵会按照操典,等到烫人的铜炮冷却后再装填,而不是如同野战时候那样急速射。

  工兵们利用后方民夫运送过来的各种木料和上游的树木,以及征调的济水的船只,慢慢地搭建浮桥。

  对面魏军仅有的几门铜炮根本不能够打到水面上,多数都是一些类似于虎尊炮、麻绳炮、皮炮之类的近战火器。

  数量不多的火枪手和弓箭手根本不能结阵,一旦结阵就要受到墨家炮兵的猛烈袭击,因而只能分散开来自由射击,毫无命中率可言。

  工兵军官们精通木匠技术,里面也有不少木匠,这也算得上墨家在技术上的老本行。

  这些年逐渐正规化之后,工兵不止是会挖洞挖坑,包括筑垒、修桥之类的技术也逐渐成熟。

  硝烟中他们也和那些慢吞吞的炮兵一样,用很正常地速度修着浮桥。

  只是他们眼中的正常速度,在魏军眼中便成为了一种宛若全力的态势。

  魏军知道野战不可敌,所以想要半渡而击之,可照现在的架势,这半渡而击的想法很不现实。

  浮桥一点点地延伸着,六指也命令部队做好了分兵别渡的准备。

  再三确定了情报之后,六指等到浮桥修的差不多之后,命令分兵别渡的部队就正大光明地沿河机动。

  两个师的步卒、大半数的骑兵以及那些野战炮兵部队,整好队列后,就用行军纵队的方式沿着济水向东而去。

  没有遮掩,也没有任何的掩饰。

  分兵之后,在这里的泗上义师的数量也足以对对岸的魏军形成碾压,声东击西的战术如此正大光明,可谓是前并未有。

  魏军营中,魏军主将成阳大夫把持着精巧的铜制外壳的望远镜,看着济水对岸正在行军的义师部队,嘴角抽搐了一下。

  只是思索了半刻,他便命令道:“传令全军,准备后撤,撤入成阳。”

  其下谋士立刻道:“将军,我军野战不如墨家,砀山一战更是证明墨家可以轻易破城。唯有半渡而击之方有可能获胜,何故撤军?”

  成阳大夫摇头苦恼道:“若非不战而降君上必要治罪,我已然下令投降了。此战不需打了。”

  “半渡而击之?我们凭什么半渡而击?”

  他的穿着戎装的儿子正值年轻气盛之时,闻言道:“父亲,不战而退,惹人耻笑。若如当年城濮还好,父亲却畏敌如虎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