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最后的难题(1/5)_文明科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陆,等离子体排废气中氚回收和氚氘元素的供给,以前在托克马克装置就已经有研究。

  现在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仿星器参数已经对这份技术完成改进,可以在仿星器上进行实际试验。”

  两个月后,张晴和林梦已经成为了陆毅的助手,在陆毅的安排下进行一项项课题的研究突破。

  不是她们的研究能力不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科学家潜力太高,更多的天赋集中在研究上,对如何总控安排这么大的项目反而不能处理的太好。

  “张晴组织人员启动仿星器进行......”

  陆毅抓了把已经长得有些长的头发,注意力从一份项目总进度报表收了回来,说道:“算了,把等离子体温度提高到980万摄氏度,然后导入氘氚还有氦进行实际的模拟试验,验证氘氚回收和再供给。”

  刚想说让张晴实际进行点火聚变试验收集数据,但想起现在仿星器的内壁材料还没有更换,一次点火聚变试验后第一内壁几乎就是半报废状态,又改变了这想法。

  温度980万摄氏度,那氘氚还不会发生聚变,不会有中子辐照产生对还没更换的第一内壁造成严重损坏,所以能省一下材料。

  两个月时间,无数次试验收集数据产生的材料消耗,800亿经费就已经花掉了快300亿。

  这个恐怖的花钱速度让徐莹每周拿财务报表过来都是满脸的钦佩,上面安排的两位协助管理人员则是止不住的心痛。

  当然,这些钱花的都是值当,可以说到目前未知,核聚变示范堆大部分组件的技术都达到了标准,只待最后几项试验完成就可以确定最终方案,开始核心区域的建设。

  “马普实验室那边进度怎么样了?”陆毅转了转笔,记下今天的行程安排,随后对张晴询问道。

  “他们改方案了,似乎是材料的试验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缺陷,直到半个月前才进行结构的改进确定最终方案,然后才重新开始核心区域的建设。”

  “大赚。”陆毅笑了笑,原本预估能拖延一个月时间就赚了,没想却把时间延长到一个半月。

  看来具体进度只有他们3人知道,没告诉其他研究员的决策是正确的,马普实验室那边并不知道自己这边的具体进度,再加上每年省4亿美元的方案很有诱惑,所以才会进行方案改进。

  “走,今天我们去EAST项目,那边在进行第一内壁材料材料的高能中子辐照试验。”

  赚了一波心情大好的陆毅站起身,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招呼张晴往外走。

  第一内壁材料需要暴露在14MeV能量的高能中子面前,这一个中子辐照强度远超是任何一个裂变堆的十倍以上,实验室制造出来的环境或者大亚湾等核电站都不能满足这个试验条件。

  国内唯一能满足条件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