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修路 振膜与音盆_工业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修路振膜与音盆

  冬天的黄泥岗,在夕阳渲染下,犹如一幅油墨画。

  头裹围巾,守在水果摊前的老太太。

  蹲在旁边吧嗒旱烟的老头儿。

  满手油污,维修自行车的中年大叔。

  每年都说修,却年年都在补的破马路。

  徐飞跟大马步行前往娄家庄,出了东门,隔老远就看到两辆带斗的四轮车。

  一辆拉着碎石,一辆载着巨大的铁锅。

  锅下烧着燃煤,锅内煮着沥青。

  旁边有个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的汉子,偶尔提起鼓风机,令煤炭烧的更旺,偶尔拎起铁杆,在锅内不停搅拌。

  片刻后,抄起一簸萁碎石子倒进锅,改用铁锨不断翻炒。

  而远处还有四五个汉子,一边清理马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边人力夯实,然后铺上沾满沥青的碎石子,用抹子摊开,再淋上一层沥青液,等到凝固,就等于修好了一片路。

  周围空气刺鼻辣眼,路过的行人远远避开。

  确切说,锅内煮的东西,应该叫煤沥青,有毒,致癌,是‘煤炼焦’的产物,

  煤无法用于炼钢,必须在密封环境中高温干馏,加工成‘焦炭’,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大量煤焦油,煤焦油中轻质组成被提取后,剩下的残渣就是煤沥青。

  煤沥青冬季偏硬,夏季偏软,用它修的路表面光滑,但高温天气却会发粘,俗称:柏油路。

  以前华夏造不出好钢,必须进口钢材。

  后来造出好钢,钢铁大降价,用于炼钢的‘焦’反而大涨价。

  等华夏掌握‘煤炼焦’技术,焦炭大幅度降价,烟煤反而大涨价。

  以至于华夏钢铁产量和焦炭产量,占据世界80%,甚至更高,顺利成为钢铁和焦煤最大出口国,但也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新世纪初,正处于‘钢铁’和‘焦炭’最便宜的时候,而副产物中,比较劣质的煤沥青,则成了修路的主要原料。

  另外还有两种沥青,叫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没太大毒性,拿去修路,则叫:沥青路。

  只是时代在前行,却改变不了许多旧习惯,人们对马路的称呼,依旧是柏油路。

  徐老爷子得肺癌,徐飞查找原因,想过香烟致癌,也想过‘煤沥青’。

  当时风扇厂众多建筑老化,几乎全都漏雨,徐老爷子带人搞了一批煤沥青,融化后修补屋顶。

  至于是不是这玩意造成的,徐飞到现在也搞不清楚,但闻到刺鼻辣眼的气味,就感觉很不舒服。

  “这破路,鼓捣来,鼓捣去,还不如整条翻修。”

  跟在身后的大马,回应道:“尚主任没做县大领导之前,运营中心找上一任谈过。”

  “怎么说?”

  “县财政连工资都发不起,哪有钱修路,对方跟市里商量,打算贷款修,但泽市负债率已经突破90%,人家银行压根不敢批。”

  “市大院还能贷不到钱?之前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